服务项目 |
染料,化工助剂,酞青蓝,永固紫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永固紫RL为色泽鲜艳的红光紫色粉末,具有的着色强度与光亮度及其的耐热、耐渗性和良好的耐光牢度,耐酸性(5%HCl)与耐碱性(5%Na2CO3)均为5级,水渗性与油渗性均为5级,各项性能都很优良。宏润颜料:3132大红粉、耐晒大红BBN、耐晒艳红BBC、金光红C、耐晒艳红2BP、立索尔洋红4BP、立索尔宝红BK、永固红F3RK、永固红F5RK、颜料红122、颜料红177、颜料红185、颜料红254、有机中黄、有机柠檬黄、耐晒黄G、永固黄2G、永固黄HR、颜料黄81、颜料黄110、颜料黄139、颜料黄151、颜料黄168、颜料黄180、颜料黄183、永固桔黄G、颜料橙16、颜料橙34、颜料橙36、颜料橙64、酞菁蓝BGS、酞菁绿G、颜料紫19、永固紫RL等有机颜料。因此在塑料着色中,永固紫表现出的耐温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及分散性,而且适用于各种塑料品种着色,耐迁移性也非常不错。
永固紫除了可以再塑料中着色之外,还可以用于:粉末涂料、胶印墨、溶剂墨、水性墨、EVA发泡、印花色浆、涂料、油漆、文教用品、橡胶等行业的着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能将染料直接染到布上,同时由于它有较好的扩散能力,容易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但由于此时尚未与纤维起化学反应,很容易用水把大部分染料洗掉,因此用碱剂促使染料与纤维产生化学反应,把染料固着在纤维上。前者称为染色,后者称为固色。
二、活性染料的操作工艺
活性染料染色可根据不同的染色要求,分别采用卷染与轧染两种方法。
1、卷染
卷染工艺适宜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它染色方便,周转灵活,能染浅、中、深色。由于染料类型不同,对纤维的直接性大小亦不相同,因此染色条件、固色温度、碱剂用量和电解质用量等也各不相同。
活性染料卷染操作是将煮练后的织物以80~90℃热水来回洗涤3道,然后以冷水走几道至接近染色温度,加入溶解好的染料染2至3道,将电解质放入后再染3至4道,加固色剂染5至6道。
操作流程:
固色→冷水→热水→皂洗→热水→冷水→烘干
小编提醒您,在染色操作中对染色物的pH值宜控制在中性左右,过高则染色不匀,并且易造成染料的水解。活性染料水解以后,便失去了上染纤维的能力。所以,在染色以前要水洗两次,部分K型活性染料则需高温沸染。为保持染色和固色温度,染缸上应加罩,防止由于蒸汽逸散和布卷温度不均而影响质量。
固色用碱剂,也可用磷酸三钠。
2、轧染
活性染料的轧染分一浴和二浴法。
一浴法:将染料和碱剂放在一起,采用的碱剂是小苏打,轧后经汽蒸或焙烘,小苏打分解出甲酸钠,使pH值升高,有利于染料固色,X型活性染料多用一浴法。
二浴法:经浸轧染料溶液后浸轧含碱剂的固色液,再汽蒸固色,采用的碱剂可以是纯碱或磷酸三钠,也可在浴中加入小苏打,第二浴固色时加纯碱。
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切,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严重的环境危机,在环境污染中,大部分直接与工业和工业产品的污染有关. 作为染料中间体的芳胺,已被一些国家的机构列为可疑致癌物,其中联苯胺和β — 胺已被确认为是对人类具烈性的致癌物. 为此,在关注染料生产,强调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欧洲、日本已建立了研究染料生态安全和毒理的机构,了解和研究染料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影响,并制订了染料中重金属的含量指标. 美国染料制造商协会生态立地研究染料与助剂对于环境的影响,确定了各类商品染料中金属杂质的浓度范围. 而目前市场上 70%左右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结构为基础的,广泛应用的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及缩聚染料等,都含有偶氮结构[1].
从染料分子结构分析和染色织物实测说明,用致癌芳香胺作为中间体合成的染料,包括偶氮染料和其它染料,如未经充分提纯,即使有微量存在,该染料也属禁用之列. 染料分子结构中,凡是含有偶氮基(-N=N-)的统称为偶氮染料[2],其中偶氮基常与一个或多个芳香环系统相连构成一个共轭体系而作为染料的发色体,几乎分布于所有的颜色[3]. 偶氮染料不仅用于纺织品的印染,还用来染皮革、纸张、食品等. 应该指出,一般情况下偶氮染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但部分用致癌性的芳香胺类中间体合成的偶氮染料,当与人体皮
肤长期接触之后,会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结合,并发生还原反应使偶氮基断裂,重新生成致癌的芳香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人体再次吸收,经过活化作用,使人体细胞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从而转变成人体病变诱发因素,而增加了致癌的可能性[4]. 同时禁用染料也不局限于偶氮染料,在其它结构的染料中,如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及一些助剂中也可能因隐含有这些有害的芳香胺而被禁用
最新采购